2.2.4 APL單因素實驗
2.2.4.1酶用量對拋光效果的影響
結(jié)果分析:隨著處理溫度的升高,減量率升高,手感變得柔軟,但強力下降劇烈。由以上數(shù)據(jù)可 知,對于APL來說,適宜的處理溫度為40~50℃。
2.2.4.3時間對拋光效果的影響
結(jié)果分析: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,纖維的減量 率升高,手感柔軟,纖維表面毛羽明顯減少,降強率 也顯著增加。對于苧麻纖維來說,減量不超過5%, 降強率不超過15%,即可保證織物的品質(zhì)。因此, APL適宜處理時間為40~50 min。
本實驗所用的酶用量是以對織物重計算的,故 可不計浴比的影響。攪拌是在耐洗色牢度試驗機理 進行的,其轉(zhuǎn)速為40r/min,未討論攪拌的影響。 由于上述實驗用布不是同一塊退煮布,所以存 在處理效果的差異。同時不同組實驗間也存在差 別,因此數(shù)據(jù)不盡一致。
2.2.5 APL纖維素酶的正交實驗
按上述表中的計算極差的大小選取各因子的重要性,比較R i 的大小可知:
(1)處理溫度對織物減量率的影響zui大,其次是 處理時間,影響zui小的是酶用量。故各因素對織物減量 率影響大小順序是:B→C→A。因為減量率越高越好, 所以單從減量率來考慮的*工藝為:B 2 →C3→A3。
(2)酶用量對織物的降強率影響zui大,其次是 處理時間,影響zui小的是處理溫度。故各因素對織 物降強率影響大小的順序為:A→C→B。因為降強 率越低越好,所以單從降強率來考慮的*工藝 為:A 1 →C1→B1。
從主要考慮因素降強率出發(fā),因為A對降強率 的影響zui大,對減量率的影響zui小,但降強率是主 要的,所以選A 1 ;因為B對織物降強率的影響很小, 而對減量率影響很大,所以選B 2 ;C對二者的影響相 當(dāng),主要考慮降強率,所以選C 1 。至此,得出*工 藝為:A 1 →B2→C1。
上述方案理論上應(yīng)該是隨著處理條件的加劇, 纖維素減量與降強都增加。某些數(shù)據(jù)出現(xiàn)偏差的原 因可能為:一,退漿不均勻,導(dǎo)致酶對纖維素的作用 產(chǎn)生不均。二,織物在處理前就存在強力分布不均。 三,由于設(shè)備或人為造成的稱重偏差。 在*工藝條件下處理苧麻織物:酶用量 (owf)0.5%溫度45℃時間30 min。
試樣一為先經(jīng)纖維素酶處理再用柔軟劑整理;試 樣二為只用纖維素酶整理;試樣三只用柔軟劑整理。
序號特點 試樣一表面毛羽變短變少,紋路較未處理前 清晰,柔軟性增加,手感滑爽
試樣二表面毛羽變短變少,紋路較未處理前 清晰,柔軟性增加,手感發(fā)澀
試樣三毛羽沒有顯著變化,手感滑爽
柔軟劑整理后手感變好的原因可能為:酶處 理后使纖維表面布滿細孔,有利于柔軟劑的吸附, 纖維在使用時,柔軟劑可以從微孔中逐步釋放。所 以在實際應(yīng)用中,酶處理后織物手感的改善要借 助于柔軟劑進行,不施加柔軟劑,織物的手感不僅 不能改善,反而會變差。
3結(jié)論
(1)苧麻織物經(jīng)纖維素酶處理后獲得*性的柔軟度和光澤度,解決了柔軟劑整理經(jīng)幾次水洗后 又變粗糙的不足。
(2)纖維素酶的活性受到酶用量、pH值、溫度、 時間等的影響,因此在加工時應(yīng)充分考慮這些因 素,使織物獲得滿意的手感和優(yōu)良的服用性能,且 隨著處理條件的加劇,織物的降強大大增加。
(3)用酸性纖維素酶APL處理苧麻織物的* 工藝為:酶用量(owf):0.5%溫度:45℃時間:30 min浴比:15∶1。經(jīng)酶處理后,織物的毛效上升,手 感柔軟,織紋清晰,懸垂性改善。
本實驗存在的不足為:
①試驗中所指的非 纖維素酶可能并未表現(xiàn)出其*活性,可結(jié)合測定 酶的活力加以驗證。
②用電子強力機來表征織物酶 處理后的結(jié)晶度不太科學(xué),況且織物本身強力存在 不均,應(yīng)用測量織物聚合度的方法更為合理。
來源: 印染在線
銷售快速水分分析儀供應(yīng)商
型號:VM-1S銷售在線水分分析儀供應(yīng)商
型號:WKT-R-50ZS供應(yīng)鹵素水分分析儀
銷售卡爾費休微量水分測定儀供應(yīng)商
銷售水分測定儀供應(yīng)商